曾世平同志论文获评“湖南与伟大抗战精神”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
8月21日,由湖南省委宣传部、省委党史研究院及怀化市委、市政府主办的“湖南与伟大抗战精神”学术研讨会在怀化市芷江县召开。来自中央、相关省市及高校的党史专家、学者,抗战英烈亲属代表等百余人齐聚芷江,共同追溯湖南抗战记忆,传承伟大抗战精神。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龙新民,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刘红兵,袁国平烈士之子、海军指挥学教授袁振威出席并致辞。
会议现场
会上,鼎城区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曾世平撰写的《抗战英烈陈辉的革命人生与革命精神》一文荣获优秀论文奖。
陈辉(原名吴盛辉)是从湖南鼎城走出去的抗战英雄、革命诗人。1920年9月出生于常德县渐安区二镇黑山尾(今常德市鼎城区双桥坪镇大桥村)。1932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三中学(今常德市一中),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奔赴延安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学习。1939年5月,从抗大毕业后任晋察冀通讯社(新华社晋察冀分社前身)记者,1940年到平西抗日根据地房涞涿县工作。1945年2月,在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壮烈牺牲。
陈辉(1900—1925)
论文以抗战英雄陈辉的生平事迹为切入点,从“进步学生”的觉醒初心、“抗大赤子”的信念淬炼、“战地记者”的笔墨抗争到“平西尖兵”的浴血牺牲,清晰勾勒出陈辉18岁投身抗日事业到25岁壮烈牺牲的革命轨迹。从“能文能武的神八路”“英雄的诗人和诗人中的英雄”“他的生命是一首壮美的诗”三个方面,深入阐释了陈辉烈士短暂而壮阔的革命人生、崇高而永恒的革命精神、历久而弥坚的人格力量。生动诠释了陈辉烈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和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论文不仅还原了陈辉作为抗战英雄与革命诗人的双重形象,更通过其事迹深刻印证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这一历史结论,为新时代理解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提供了鲜活的个体视角与理论支撑。
研讨会论文集
本次研讨会征集论文近100篇,经评审共有56篇优秀论文入选。会议以深化抗战历史研究、阐释伟大抗战精神为核心,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湖南对伟大抗战精神的重大贡献”“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作用”“湖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研究”等主题进行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