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繁體版 | 网站地图
区委 | 区人大 | 区政府 | 区政协
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详细内容

“赵必振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学术研讨会在鼎城召开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6-08 08:20:26 浏览次数: 【字体:

6月5日,“赵必振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学术研讨会在常德市鼎城区华邦国际大酒店顺利召开。

4ebfdf6a140b466c833944680f67327f.jpg

研讨会现场

本次研讨会由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四研究部、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湖南省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联合主办,中共常德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常德市鼎城区委员会、常德市鼎城区人民政府承办,中共常德市鼎城区委党史研究室、常德市鼎城区赵必振研究会、中共石板滩镇委员会协办。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武吉海,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四研究部主任崔友平,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院长胡振荣,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邓纯东,中央编译局原秘书长、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研究中心主任杨金海等领导和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及党史、党校、社科研究机构的专家、教授、学者近100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副院长、湖南省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会长王文珍主持,分开幕式和大会交流两个阶段举行。

开幕式上,常德市政协副主席、中共常德市鼎城区委书记、常德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朱金平和常德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彭晛丹先后致辞,对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05917a94147f47e698540f90f13aae57.jpg

常德市政协副主席、中共常德市鼎城区委书记、常德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朱金平致辞

9440291815f44468988410ebcf2e2b04.JPG

常德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彭晛丹致辞

杨金海在讲话中指出,赵必振翻译的社会主义著作,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具有开先河的重大意义,对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和中国社会进步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今年是赵必振诞辰150周年,纪念他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回顾总结他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学习其爱国精神和科学精神,以推动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伟大事业。

eaa350d9bbd5431d95271d43be03ea14.jpg

中央编译局原秘书长、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研究中心主任杨金海讲话

邓纯东对赵必振译介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指出,赵必振在浩如烟海的著作中,选择了翻译社会主义著作,表明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认同,这是他翻译社会主义著作的思想基础。近代历史也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指导、引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

6338435dddb143128a48f7e4a8d3d43e.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邓纯东讲话

胡振荣提出湘籍先进知识分子最早较为系统译介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作出重要贡献;湘籍建党先驱积极投身建党活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同时,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农运动相结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湘籍老一辈革命家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贯彻落实中央八七会议确定的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湘籍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积累了宝贵经验。湘籍老一辈革命家、先进知识分子为开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路建树了“领先之功”探索之功”“开创之功”“拓展之功”“奠基之功”。

afb3cf9241c644248fb04fc06cf645ee.jpg

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院长胡振荣讲话

崔友平指出,赵必振是中国传播社会主义的先驱,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强调,我们深入研究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学说传播史、深入挖掘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翻译传播的重要人物,特别是挖掘赵必振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深入阐释赵必振的国学思想、教育理念等,对于深化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早期传播历史研究,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具有现实意义。

c8f7233f7b404161897005878bf60f85.JPG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四研究部主任崔友平讲话

武吉海在讲话中指出,深化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早期传播历史研究,对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具有重要意义。他强调,自信自立,深刻领悟湘籍先进知识分子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中的地位与作用赵必振早在1903年就翻译出版社会主义著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文本基础,也由此奠定了其“中国传播社会主义的先驱”的历史地位。

7976b0f8e7d748bba68a303d5b1e0ff8.jpg

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武吉海讲话

大会交流阶段,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四研究部三级调研员、《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编辑部主任张甲秀,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第二研究部主任朱柏林,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翔,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刚,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莫志斌,常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教研部主任、副教授魏驰,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蔡婕,常德市鼎城区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曾世平8位专家代表就自己的参会论文进行了交流发言,引起了与会人员的高度关注和热烈反响。随后,与会专家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赵必振生平与思想”等主题展开了研究讨论,并一致肯定了赵必振作为“中国译介马克思主义第一人”“中国传播社会主义的先驱”的历史地位。

f411d1606bf74abfad247a1230391113.png

大会交流现场

大会最后,王文珍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她指出,本次研讨会主题突出,特色鲜明,亮点纷呈,一是将对赵必振的研究从地域层面的探索性研究上升到了国家层面的权威性研究;二是将对赵必振个体的研究扩大到对建党先驱和一群先进知识分子的群体研究;三是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一般研究聚焦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问题的重点研究。使赵必振生平思想和中国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历史研究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295a9380b4974fb19c69f8bcd97b922e.jpg

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副院长、湖南省中共党史人物

研究会会长王文珍讲话

研讨会期间,与会人员还考察了常德画墙和湖南红烨红色文化园“赵必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之路展览”。在湖南红烨红色文化园,胡振荣为赵必振研究基地(湖南红烨红色文化园)授“湖南省党史教育基地”牌匾。

f78d9d00357149bfaf818e8296df81e1.JPG

考察湖南红烨红色文化园“赵必振与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时代化之路展览

8d15b18268114b4d897c959730013f01.JPG

授牌仪式

本次研讨会为专家学者们搭建了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不仅推介了常德和鼎城文化,推介了赵必振,还在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一般研究上升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问题等重点研究上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赵必振(1873.4-1956.12),字曰生,号星庵,又名廷敭(又作廷飏),常德市鼎城区石板滩人,是中国近代投身反清的革命志士、学养深厚的国学大家、德高望重的教育名师,成果丰硕的译界前辈。赵必振在学生时代就接受了民主新思想,曾先后三次积极投身革命斗争。1901-1903年间,赵必振先后翻译出版了31部日文版著作,将西方以及日本的先进思想与学说引入中国,其中,《二十世纪之怪物——帝国主义》《社会主义广长舌》和《近世社会主义》三部日文版社会主义著作,对当时国人的思想觉醒与启蒙产生了积极影响,因此奠定了他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史上的先驱地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