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繁體版 | 网站地图
区委 | 区人大 | 区政府 | 区政协
您的位置: 首页 >方志苑地>魅力鼎城>详细内容

沅水绵绵,魂绕梦牵——《溯源沅水》读后感
——《溯源沅水》读后感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1-18 16:02:21 浏览次数: 【字体:

3月初,当我从刘雅玲总编手里接过这套书后,心情就一直没有平静过,作为土生土长、在常德城玩水河边成长生活的原居民,几十年来虽然享受着沅水的养育与恩惠,却从来没有认真了解、探究、审视过它。感谢《常德晚报》,感谢湘黔两省沅水流域的8大媒体记者,是你们辛勤的、不平凡的寻根之旅,让我知晓了母亲河的传奇与风情。使我加深了对母亲河的仰慕与敬意。千般感慨、万般感叹汇成一句话:沅水溯源,功德无量。

一、一部别具一格的地方志书

2012年7月至10月,《常德晚报》联合沅水流域的8大媒体 50多名记者,顺着沅水逆流而上,开展了“溯源沅水”文化寻根之旅,他们用全方位、多角度的文字和镜头,对沅水流域的政治、经济、地理、人文进行了深入、生动地记述与展示。该书谋篇布局,既客观合理,又严谨科学,很有现代地方志书的味道。全书分开篇、8个站和综述共10个篇章。开篇,类似于志书的概述,第一站沅江至第八站黔南,类似于志书的主体内容。最后的综述,类似于志书的附录部分。文字记载也与志书“横排竖写”的要求吻合,全书从沅水流域的湘黔两省8个地州市(沅江是县级市) ,按采访时间顺序和沅水地理位置,一字排列。然后对每一站每一地从远古文明的考古成果到古代、近现代历史名人,从民族的迁徙、斗争和融合,到码头经济的繁荣与衰退,从灿烂的物质文化遗产到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记者们奔走、观察、思考、深度调研和挖掘整理,用鲜活的文笔,把玩水流域的每一站、每一地,过去那些遗失在时间深处不为人知的历史足迹清晰地表述出来,把那些已经碎片化的文化片段还原本真。全书采用篇章插彩图、设表格等体裁,使得全书图文并茂,相得益彰,产生了良好的视觉效果。

地方志的功能作用可以用六个字概括:存史、资治、教化。值得特别提出的是,《溯源远水》这部书不仅具备了志书的功能作用,而且文笔鲜活生动,可读性强。与志书的述而不论、平铺直述相比,该书更显其魅力。

二、一本母亲河儿女们必看的“家谱”、“族谱”

这本书的后记中写道:“记者们怀着急切的心情,走进沿岸的村村寨寨、街市码头,去融入这条河流,发现这条河流。对于喝着玩江水长大的六地记者来说,第一次如此亲近这条如此熟悉而又陌生的河流,每个人都有一种朝圣者的感觉。”其实这种情感,2000多万母亲河的儿女们何尝不是如此呢? !

拿着这本书,儿时的场景,就象过电影一般浮现……我是在常德城大河街上的幼儿园读的小学,我的家就在城东三官殿码头和大河街完小之间,那时到河边取水,或夏天游泳,宽阔的河面上常年布满了从上游下来的竹排、木排,从河边东往西走,在小河街和麻阳街一段停靠着数不清的木帆船、驳船、铁壳船、客船,那时我家附近不是仓库、转运站,就是外地驻常办事处,沅水昔日的繁荣景象印证了常德“九省通衢”的美誉,再现了“沅水第一港”的雄姿。该书记述“1986年常德港码头年送客人数达100万,日发航班10次左右”。记得后来我当兵到部队,有一次看电影《上甘岭》,当听到电影插曲“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就觉得特别的亲切,当时我就自豪地对我的战友们说:“这首歌唱的那条河就是我的家乡常德的沅水河。”多少年来,母亲河的儿女们一直沉迷于这条河流的情感世界里,正如王群书记在序中所言:“这部书能让沅水两岸的居民和从沅水走出的人们真正了解母亲河的独特风貌与风骨,让这个家园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归宿,更是精神意义上的寄托。”“一定能唤醒更多的沅水儿女传承历史,开创未来的自觉、自信与自豪。”所以生活在母亲河流的儿女们都期盼得到这本书,看到这本书。因为,一册到手,受益匪浅,感慨良多。

三、一桌营养丰厚的文化大餐

溯源沅水文化寻根是媒体传播的一个活动、一种形式。由《常德晚报》牵头组织的大型文化寻根活动,产生的《溯源沅水》这部书,给读者描绘的是巨大的一幅高庙文化、楚巫文化、侗壮文化、荆楚文化、江浙文化等等多彩的文化画卷。所以这个活动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新闻猎奇、寻找剌激、变换口昧的传播活动,而是一种上升到民族性、区域性较高层面的传播,是带着一种使命感、责任感,较深层次的传播,是文化心理、文化精神的一种沟通方式。

《溯源沉水》一书记载的是大型文化寻根活动,意义重大而深远。说它重大,大就大在,文化寻根涉及整个沅水地域包括湘黔鄂渝4省市9 个地区60个区县,是跨地区、跨省际间的一次大型文化寻根大会战。这本书使我知道,沅水是湖南湘、资、沅、澧四大长江支流中最长的河流,沅水有1033公里,有22条干流,有1490条5公里以上的支流,流域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其中湖南境内流域面积51066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积 57.3%,这里居住了30多个民族,流域总人口达 2100多万。说它深远,从2012年7月至10月几个月的跟踪报道、专题报道和近两年来的持续报道,使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它,了解它,走近它,使越来越多的人对它或参与,或投入,或开发。《溯源沅水》这部书,不仅为“新常德、新创业”提供珍贵的地情信息资料,而且为带动整个沅水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将产生实际影响。

《溯源沅水》这部书的影响和意义大就大在它把沅水流域多民族的特定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心理积淀、生活模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宗教信仰、语言特点等等来了一个大搜索、大收集、大盘点。这样就由此产生了、形成一个无形的文化磁场。因为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它的整合性。正如书中后记所言“《溯源玩水》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读者普及地域文化,更重要的是在盘点我们现存的文化资源之后,从一个新的高度比较和分析文化的危机,引起各方关注,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实意义远不止如此,当我们真正从寻根之旅进一步认识、了解、看清母亲河的靓丽身姿时,就一定会合理开发,科学发展,就一定会取其精华,发扬光大,就一定会用心去呵护它,维系它,相信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进程中,沅水流域的人们在母亲河的孕育下,明天会更加幸福,更加美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