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繁體版 | 网站地图
区委 | 区人大 | 区政府 | 区政协
您的位置: 首页 >方志苑地>魅力鼎城>详细内容

心中的太阳山

来源: 发布时间:2016-10-28 16:05:41 浏览次数: 【字体:

也许是靠近太阳故名。太阳山又称阳山,傲立于荆楚之地,为鼎所辖,是武陵山东延于滨湖平原的最大余脉!

早在西晋时,梁统父子曾在这里封为陵乡候。统死后,其子梁松继任,因而也将太阳山称梁山。当时这里也建过寺庙,历代以来佛文化底蕴十分丰厚,香火旺盛,也是历代不少信徒膜拜的胜地。

太阳山最高峰号玄天第一峰,设有烽火台,也是历代兵家必经之地,虽然海拔只有560.5米,但人在最高峰也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特别是那山顶的观音殿、如来大殿,将太阳山点缀得雄伟神奇。有百里驱车而来的信众,香火中渗透着大山的灵气,无不让人感叹!

俯视山下,一片林木如碧,含着村庄,炊烟袅袅,公路如带。

古诗云:“秦人溪畔汉人山,万木参天六月寒”,武陵盛夏骄阳似火,可林木葱笼的太阳山爽风悠悠,还带着几份凉意。

一千多年以前的太阳山就是避暑胜地。难怪元人宋裘也循着前人的足迹绘出了“阳山图”。

前春别宴武陵溪,

候馆重阳暖拂堤。

忽见画图凝似梦,

故人回首故人西。

明代的袁氏三兄弟,也是太阳山的常客。如袁中道就留下了《梁山怀西来》及《早春鼎州梁山道中》等诗篇。踏遍了青山,常沿着林间小路,感受太阳山之灵秀,在文字的滋润下,山永远不会老去。三袁爱武陵山水,还经常往来德山与武陵贤达结社弄诗。

晚明著名诗人江盈科,远在四川为官,曾两次游览太阳山,第一次与第二次相距十年之久。请看他笔下的白龙庙:“阳山何崔嵬,峭壁插天陡,俯瞰诸峰势,居然一培嵝……”

他感慨万千,让武陵人也时代赞叹不衰!

十年后又故地重游,却已鬓发如霜。来时正值深秋时季,在“梁山道中”就这么描述过“秋鸠啼雨湿,水鸟掠波腥。奔走成何济,蹉跎感鬓星。”吟叹岁月无情催人老,年华易逝,江山永在。

特别是唐代的刘禹锡,贬为朗州司马十年间,他常来太阳山,并留下了不少诗篇,从《阳山庙观赛神》一诗,就可感觉到太阳山蕴含的一种独特的地方风情:

汉家都尉旧征蛮,

血食如今配此山。

曲盖幽深苍桧下,

洞萧愁绝翠屏间。

荆巫默默传神语,

野老婆婆啓醉颜。

日落风生庙门外,

几人连踏竹枝还。

太阳山不仅吸引了历代名人贤达来这里观山水,主要是感受一种荆楚文化的内涵。

元未农民起义军的领袖陈友亮就在太阳上脚下的大龙站一带屯兵十万,气震山河,曾使当时的元朝廷地动山摇,在历史上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几年前笔者曾与友人登过太阳山,那日晨雾锁路,我们租用的三轮摩托只能在山间小道穿行,后来只好把三轮车停在桔林掩道的夹缝间,徒步上山,两旁金桔垂枝,真叫人垂涎三尺。这里山民十分大方好客,硬要我们品尝,还说如有兴趣,可以带上几麻袋回去!给我们开三轮车的周师傅,是位热心的年轻人,也很熟悉这带地形、民俗风情,很乐意陪我们步行上山做导游。

最后我们才知道,他外婆就住在兴国寺。在这里我们不仅是观山景,更是感受大山的新奇!

兴国寺,就在太阳山主峰山脚下,恰进入山腰,这里称为大暴岭,四周峰岗重迭,虽然终日岚气升腾,薄雾缭绕,但在万里无云的晴空,百里之外都可看到清晰轮廓。

兴国寺现已成行政村。有许多迷人的传说,也有令人辛酸、垂泪的悲情!

兴国寺建寺已500多年,可惜寺院早毁。不过在寺庙的遗址上,还可看到一棵古老的桂花树。听当地人说,这周围是明代封候的明庄王的家族墓群,除荣定王及二妃葬于德山外,其余家族墓都埋葬在这大暴岭一带,明庄王墓就在路旁山间,从丢弃的青砖中,还发现有“蒙文”字样,听当地人说,当年成吉思汗的部下也曾来过这里作短时扎营。

为什么庄王家族墓会选择在太阳山之腰呢,因这儿属风水宝地,风景秀丽,清静,也是历史上文人休闲养性之地。大龙站是一个驿站,一条古驿道穿镇而过。可这些王族,只看到当时而没有预测未来。他们享受了人间的荣华富贵,想死后也做个风流鬼,遂在这里大耗巨资,大肆建造了堂皇富丽皇宫似的寺庙,取名“兴国寺”,规模之大,在武陵一带再没有比这豪华了。寺内还养了96个和尚,实际上这些和尚,主要给皇室看守皇家墓群,十分冷落的“胡家湾”从此热闹起来。

兴国寺早已不在,庄王墓1966年被毁,其余墓群还静静隐在山林中。墓虽然不在,其残砖遍及堰平、龙山几个村。而这些砖头都修了国丰水库。还有崖人、崖马、石龟,有的身首异地,埋入水库,做了大坝的基脚。

兴国寺早没有了守墓人,从此再也听不到那回荡山谷的钟声,只留下无尽的感叹。而太阳山几多传奇故事,哪怕时代久远仍镌刻在人们心中。

太阳山腰,皇室墓群旁,右边有个“烧儿湾”,左边有个“化人丘”,这是集中杀工匠的场地,上演了人类历史上骇人的惨剧,数百年过去了,至今泪水未干,阴魂不散,成为武陵人的伤心之地。夜间依稀还闻冤鬼哭,凄凄切切之声不忍再闻!

君主们自以为他们的名字不朽,实际早已被人们淡忘,只化作一堆烂泥。同时,我们也为皇室里殉葬的冤妇而痛惜!岁月无情,一切灰飞烟灭,只有江山不老,依然遍地山林葱笼。青山嘲弄着荒唐的历史,白云也嘲笑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老爷,他们曾作威一时,一切华贵都化为烟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太阳山顶峰我们也上过几次,人们总是说绝顶我为峰!峰是一种自然,人是一种感觉。

太阳山才是滨湖原野的一道屏风。

难怪明代重臣杨嗣昌常来太阳山,他早年写过《梁山记》。后来又写过《再游梁山记》。其中有云:斯其气已雄矣,迫而察之,靡颜腻理,细草幽花,古木苍藤,青崖绿藓,缤纷点缀,若图画绣刺而成。

杨嗣昌爱武陵,更爱家乡的太阳山,他又称:山为一方之祖,孤撑而无与为敌!

阳山为这一方之祖,没有比它更高的山!

从西晋以来,阳山之险要,兵家看重了这里,乃楚地一秀,武陵一绝,不仅山势神奇,因有历代古贤笔墨的渗透,太阳山更显得秀丽奇特无比。

特别在近代史上武陵人对太阳山的评价,又更上一个层次。汉寿革命烈士熊琼仙,在1928年由于叛徒出卖,她在常德被捕。刑前急书:死于太阳山下,活在人民心中。多么惨烈悲壮,临死不惧,视死如归,一个革命者的心怀,又何等伟大啊!这种精神鼓舞着多少后来人高尚的情操。她爱家乡的太阳山,坚守一个信念,革命一定会成功。

斯人已去,精神长留。

人说太阳山高,而精神之山,是一座比山更高的山,而这座山与日月同辉,将永远耸立在常德人民的心中!

海到天边天作岸,山登绝顶人为峰。我想又何必登绝顶呢,人的精神境界往往比山更高更雄伟,更具生命力。

我更崇拜心中的那座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